|
□ 本报记者 肖 芳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成为新风口。7月25日,由产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指导,青岛市政府主办的2019天下产业互联网产业大会、2019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展览会在青岛举行。来自全球6个国家和地域、国内20多个省市的专家和企业家参会,全球300余家企业参展。
政企围炉而坐,各方风云际会,青岛抢占互联网下半场成长机遇之意图昭然:作为中国最早引入现代产业系统的城市,青岛正强力鞭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力打造与“消耗互联网之城”杭州、“通讯互联网之城”深圳并重的“产业互联网之都”。
迄今,天下产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与软博会已持续5年在青岛举行。在曩昔的五年里,青岛不但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产业成长行动计划,还以系列务实有用的行动鞭策了数字技术和制造业加速融合,效果初显——
今朝,青岛已有森麒麟等12家国家智能制造试点树模企业,德盛机械等13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树模企业,海尔、海信、中车四方股份等企业的15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形式利用专项支持;全市累计认定8个互联网产业平台、19个智能(互联)工场、65个数字车间和166个自动化生产线,覆盖全市上风产业链。
“青岛是我国产业互联网成长的重要地区。”产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以为,“领军企业输出、树模梯队跟进、业态创新突出”的有青岛特点的产业互联网成长形式正在构成。
产业互联网“青岛形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以领军企业为主体。面临新一轮科技反动和产业变化的滔滔大潮,海尔、海信、国信等著名青企,再次站上时代的风口浪尖,引领青岛甚至全省、全国、全球企业走上转型之路。其中最为先行先试者,当属海尔。
“时代抛弃了你,能够连声再会都不会说。”海尔团体总裁周云杰用这样一句话,夸大产业互联网是“继移动互联网以后最大的经济机遇和经济活动”。历经数年试错迭代,海尔自立研发出具有中国自立常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介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依托该平台,海尔已在全球落地11座互联工场,实现“产物在生产线上就有定单,产物下线后直发用户”,产物不入库率高达71%,同时产物研发周期收缩50%,生产效力进步60%。
自我理论考证有用,赋能他者增值分享。停止今朝,COSMOPlat已孕育出建陶、房车、农业等15类行业生态子平台。本次“双会”时代,海尔COSMOPlat“行业赋能万里行”启动。未来三个月内,海尔COSMOPlat“移动场馆”将行驶1万千米,走进15座城市,分享产业互联网技术系统与多范畴利用处景,供给专属行业生态处理计划,帮助其他企业间接“复制”海尔的经历功效。
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是软件。打造“产业互联网之都”,软件行业成长必须跟上。青岛市产业和信息化局流露,近10年来,青岛软件产业快速成长,软件营业支出2009年跨越100亿元、2014年跨越1000亿元、2018年跨越2000亿元,现有列统涉软企业1722家。更加重要的是,行业结构也不竭优化:产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上风范畴软件的支出,占全市软件营业支出比重跨越50%。
2019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展览会上,鼎信通讯、海尔科技、中车四方所等著名软件企业悉数亮相,展现了最新处理计划和产物。
“人的手臂有6个枢纽,而这个智能检验机械人的手臂有7个枢纽,可以增加40%以上的检验范围,下降漏检率。”展会现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讨一切限公司工作职员赵鹏先容了轨道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焦点系统集成供给商,该所的智能处理计划不但随着中国高铁出口到全球,还以零丁技术输出到印度等国家和地域。
打造“产业互联网之都”,人材是首位身分。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讨院院长、同济大学教授房殿军以为,青岛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却和“产业4.0”之国德国有着持久亲近的交换和合作,在培育智能制造高端人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上风——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德生态园,是中德两国政府扶植的首个可延续成长树模合作项目,为中德双方技术和产业交换搭建了绝佳的平台。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是欧洲最大、最具创新力的利用科学研讨机构。”房殿军说,落户于中德生态园的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讨院将鉴戒其形式,一方面强化利用科学研讨,另一方面积极对接青岛产业,构造智能制造高端人材培育。
“双会”时代,除专家论道、企业参展,还有多项重磅活动轮流上演:中国产业互联网研讨院公布《全球产业互联网十大最具长大性技术展望》,“中国产业互联网研讨院山东省份院”等青岛产业互联网标志性项目启动,青岛与华为举行全方位计谋合作集合签约仪式,多个合作项目落地……本日之青岛,仿佛成为全球产业互联网行业创新的“风向标”,更具各方深化合作、展现成长功效主阵地之气象。无怪乎周云杰现场断言:未来青岛,一定会成为天下的“产业互联网之都”。 |
|